毕业生“情侣”分离时的肝肠寸断还未散尽,开学后新入校园的大学生们又将携手为“校园情侣”,并继续感受校园爱情带给他们的一切。与此同时,与爱有关的契约正悄然风行校园。 重庆工商大学新闻学院的小谢向记者解释,流行在大学校园里的“爱情契约”是大学生在校确定恋爱关系前,就“择业时没有义务为对方作出牺牲,‘献身’时没有必要让对方负责,分手时没有权利要求对方给予补偿及和好机会”等条件达成的默契。有的大学生甚至将“爱情契约”写成文本,恋爱双方签名。为将“爱情契约”进行到底,有的恋爱中的大学生还共同办理一张银行储蓄卡,定期向卡上存入事先约定的现金,作为“爱情基金”。毕业分手时,有的同学还把卡上的“基金”平分。 “‘爱情契约’是否形成文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好合好散’。”重庆某大学即将毕业的一名女学生告诉记者,“爱情契约”在校园的出现,是因为学生对校园恋情的认识越来越理性。她说,周围一些男女生交往的初衷,是想寻找个“心事垃圾箱”。这种感觉谈“爱”尚早,更不涉及婚姻。 “爱情契约”也是对不愿对恋情负责一方的约束 当一部分大学生将“爱情契约”视做理性分手的保证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更多大学生则认为“爱情契约”是对对方感情、心灵的约束。 一项来自校方的调查则表明,部分大学生,尤其男生不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成为“爱情契约”的又一原因。 重庆工商大学曾经对该校近千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有过性行为的女生中,50.10%认为自己愿意义无返顾地为自己所爱的人献出贞操。令人惊讶的是,类似的问题对150名男生提出,却只有21.21%的男生愿为自己与伴侣的性行为负责。其余男生中,有六成男生表示对今后的事情无法预料,实际中暗藏了对女生所付出代价的漠视和不尊重,也透露出男女生发生性行为的轻率。还有18.18%的男生基于女生对“贞节”观的开放而表示出“无所谓”,更让人担心这类男生对女生实施性行为的动机。 而为了真正互相约束,订婚成了此类校园“爱情契约”的表现形式,在兰州大学采访时,记者了解到,怕被抛弃但又不愿马上结婚,矛盾中,有的女大学生毕业前在双方父母的见证下戴上了订婚戒指。兰州大学新闻学院毕业生媛媛(化名)来自宁夏,当被记者问及为何与在北京上大学的男友订婚时,她脱口而出:“万一他到南方不要我怎么办?”媛媛认为,订婚让自己的心理有个保障,双方家人之间也更好相处一些。毕业典礼结束,媛媛将到广州与男友共创事业,虽然放弃的很多,但与那些还徘徊在感情漩涡的女孩相比,“订婚”让媛媛有了安全感。 “爱情契约”的存在是否合理并不重要 教育专家认为,“爱情契约”的存在是否合理并不重要,关键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长期对学生恋人的“旁观”态度应改变。 “不提倡,不禁止”一直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在校谈恋爱所持的态度。重庆工商大学近期对该校教师的调查显示,在“对于女大学生的恋爱观教育问题,您认为谁应该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一项中,有42.31%的选择为“学生本人”,赞成“家长”和“社会”的各占26.92%,只有3.85%选择“学校(辅导员或班主任)”。这一结果表明,对大学生的恋爱指导尚未提高到一个清醒的认识高度。据了解,该校只有一成强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对恋爱中的女生给予过指导和教育,绝大多数人对校园中、自己身边的对对恋人采取了默许和不关注的“放任”态度。 经协过首位在校大学生结婚、首对在校学生夫妻离婚之后,“爱情契约”成了校园恋情的新鲜事。教育专家指出,如果这种“旁观者”的态度继续下去,大学校园里类似“爱情契约”的情感尝试将层出不穷。当“爱情契约”风刮过,接下来校园又会刮什么风? |